“一带一路”|如何做好中英合同翻译?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英文合同翻译成为沿线各国必须面对和解决问题,但由于其专业术语、词义、句式以及文本结构等复杂问题,使翻译工作变得异常困难,翻译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陷入字面歧义或法律漏洞。专业合同翻译公司在长期的实践中,从理论角度寻找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最佳方案,以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译文是把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信息传递方法。英语合同是以国际商务为语言背景,涉及语言、经贸、法律等多个方面的应用英语学科,属于跨法系翻译范畴,英文合同的翻译即是将以某一法律体系为背景制定的合同文本转换成以另一法律体系为背景的另一语言文字的过程。英文契约是由一系列涵盖广泛、专业种类众多的句子组成的,其中包括术语、古英语词汇、严格结构、冗长规范的并列句、复合句和复合句。此外,作为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官方法律文件,英文合同翻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英汉翻译必然要求译者准确把握英语合同文本的措辞、结构、格式、形式、句法和语篇结构,并从语义语用、文体风格和语篇结构等方面对英语合同文本进行分析。
1.合同翻译研究探讨
英文合同译文作为契约体的法律文本,首先要做到用词准确,结构严谨,即严格遵守原文的忠实性,严格在准确透彻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实现源语和目的语在信息内容等功能上的对等。也就是说,从英文合同到汉语的转换,首先要考虑到译源语言的特点,然后根据译源语言的表达习惯来重新组织译文,从而实现译源语言读者对译源语言内涵的反映,译源读者对译源语言的反映实现动态一致,功能对等。无可否认,对于经常充斥着不为大众理解、晦涩难懂的同义词、近义词、重言词、古旧词等词语的英文合同来说,其汉译异常困难。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语言翻译服务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合同英汉互译,为沿线经贸合作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保障。但英文合同除术语繁多、结构严谨、句式复杂、程式化程度较高外,还因其契约性质,对译文的准确严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英文合同因其独特的词汇语用特点和篇章结构特点,在汉译中的困难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英语普通文本,但翻译公司的译者若能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在逻辑、规范、准确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信息与源文本的有效对等,既有利于自身翻译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英文合同的有效履行,同时对英文合同汉译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章来源:zzzltrans.com